隨著串流平台普及、觀眾行為轉變,現今電影市場對於「進戲院觀影」的驅動力更加仰賴精準且高效的行銷操作。尤其新片上映期間短、討論熱度轉瞬即逝,行銷團隊必須在上映前後的黃金週內,快速建立品牌辨識、刺激觀影興趣,進而轉化為實際票房。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多片商轉向更具彈性與效率的數位戶外媒體,藉以創造密集曝光與話題發酵。
pDOOH 正是因應此趨勢而興起的新型家外廣告解決方案。其即時競價、彈性走期、動態素材調整的特性,特別適合應用於上映期短、宣傳節奏快的電影宣傳中,不僅能大幅縮短曝光啟動時間,也讓預算運用更聚焦、更有效。TenMax 結合專業 pDOOH 技術經驗,針對《器子》電影的宣傳目標,規劃全台最佳點位的 pDOOH 廣告曝光投放。策略不僅佈局於觀影熱區與高流量商圈,更精準鎖定觀影族群日常移動軌跡,以「短期高密度 × 分眾高貼合」的方式,成功提升《器子》的品牌認知與進戲院意願,實現短時間、強記憶、廣觸及的整合行銷成效。
解決方案|數據 × 場域雙引擎,打造短期高效觀影行銷佈局
《器子》電影於 2025 年 4 月 11 日正式上映,品牌團隊期望在有限預算與時程內,掌握上映前後黃金宣傳期,快速引爆話題聲量,提升觀眾對電影的記憶度與期待感。由於面臨宣傳時間短、競爭檔期集中等挑戰,品牌更急需找一套具備高密度觸及與場域貼近性的宣傳模式,才能在短時間內有效進入潛在觀影族群的視野,進一步促發實際進場觀影的行為轉化。
- 先掌握節奏,搶進上映熱點期!
TenMax 團隊在策略規劃初期,即從上映週期與觀影者行為入手,評估目標族群的討論、搜尋與進場高峰點,精準鎖定上映前後的 5 天(4/9–4/13)作為主力投放區間。這段期間橫跨平日暖場與週末爆量階段,是觀眾從「注意到」電影到「實際買票」的關鍵轉換週。我們將「短天期 × 高密度 × 場域貼合」設定為核心策略,優先鎖定觀影族群會出沒的商圈、交通節點與生活路徑,將品牌目標(提升電影能見度與記憶度)與消費者行為(在何時、何地會看到廣告)做出最貼近的結合,確保每一次曝光都發生在最可能影響觀影決策的時間與場景中。 - 讓廣告出現在對的時段和地點!
除了選好走期,「選對點位和時段」更是影響曝光成效的關鍵。TenMax 的 pDOOH 廣告系統擁有即時競價機制(RTB)與人流偵測模組,可動態分析各機台實際人流變化與點位熱度。在本次《器子》專案中,我們篩選出與電影院距離 100 公尺內的 15 間超商高人流門市,其中像「市捷門市」不僅緊鄰交通匯集區,亦為當地觀影族群常出沒的便利據點,廣告期間人流更突破 18 萬+人次,成為成效最亮眼的核心門市之一。時間設定上,則聚焦於晚間與週末高流量時段,避開平日白天較低的觸及效率。這樣的投放排程不僅節省預算,也提高每一次曝光的實質效益,確保廣告訊息能在觀眾最容易被打動的時間點出現,進一步拉近觀眾與電影之間的距離。 - 素材內容上線,全方位蓋住觀眾動線!當時間和場域都準備就緒後,TenMax 整合線下兩大關鍵媒體資源:信義區《訊舟看板》與全台精選超商門市看板,雙軌齊發,打造沉浸式、多觸點的視覺排場。信義商圈為台北娛樂與電影重鎮,訊舟看板作為大型螢幕地標,從早到晚連續播放《器子》電影預告,形成最強「第一印象」打點。而便利商店則是觀眾每日生活動線中最常進出的據點,搭配包版機台操作,讓觀眾在購物、等人、或進戲院前多次接觸同樣訊息,形成高頻累積的印象強化。素材內容則聚焦於電影預告片段與上映時間資訊,以強烈視覺節奏與標語呼應觀影情緒,強化「短時間即記住」的效果。整體佈局如同一條觀眾在生活中自然經過的「廣告動線」,從第一眼注意,到第三次印象深化,成功將電影資訊從視覺變成記憶,進一步轉化為實際觀影意願。

廣告成效|短期高密度投放,創造 52 萬+ 觸及與高轉化潛力
本次專案投放成效亮眼,整體戶外廣告總曝光次數達 33萬+ 次,其中訊舟看板累積 21萬+ 次曝光,超商機台包版亦達 12萬+ 次。戶外超商機台整體人流高達 52 萬+人次,包含市捷門市等人流熱點,驗證選點與導流策略的有效性。每日平均曝光達 6.7 萬+次,覆蓋電影上映前後關鍵週期,在短時間內大量觸及潛在觀眾,成功讓《器子》成為電影院周邊商圈中的強勢視覺記憶點。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此次戶外宣傳精準切入觀影族群的生活動線與視覺習慣。超商門市與電影院間原本就是觀眾日常移動路徑,廣告在這些熱點反覆出現,使《器子》的訊息被自然看見、有效記住。戶外看板與機台具備高可視、低干擾特性,加上走期聚焦週末與晚間高人流時段,進一步提升接觸效率與轉化機會。此次投放不僅數據亮眼,更在「人潮 × 動機」的交集中打下精準記憶,展現短期宣傳也能有效滲透觀眾心智的行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