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2018 年 10 月紐約大學所做的研究,9 月時美國參選人共花費大約 1 千萬美元的廣告預算在 Google 及 Facebook,報告也指出儘管先前俄羅斯曾透過社群廣告平台來影響美國選舉,但這並未阻止政治行銷人員繼續使用類似的平台。

另外,根據 Adobe 最近發布的研究也指出受到選舉日的影響,政治型新聞網站的 CPMs 正穩定的成長中,這代表著政治行銷人員彼此正透過程序化購買來競爭此類流量。
透過廣告購買商 Centro 投放的選舉廣告,大約 2/3 的預算使用程序化購買
擁有程序化購買技術及傳統廣告銷售業務的廣告購買平台 Centro 也指出,使用程序化購買的選舉廣告正不斷地增加。相較於 Centro 在政治類型以外的業務僅有 45% 使用程序化購買,選舉廣告的程序化購買使用比例則是從 2016 年的 53% 成長到 2018 年 66%,由此可見政治活動相較其他行銷活動更仰賴程序化購買技術。
在 2018 年 4 月,Centro 也對 50 名美國政治行銷人員進行訪問,其中 3/4 的受訪者表示程序化廣告是選舉活動中期策略的關鍵因素,對此,Centro 的政治與法務業務經理 Grace Briscoe 表示選舉活動在購買數位廣告時有以下幾點特色。
- 相較於傳統廣告如電視、廣播等,數位廣告需要不斷地進行更新及維護。
- 效率及速度對於政治行銷人員至關重要,透過程序化購買能讓行銷人員即時地針對選舉狀況作出反應,並在分秒必爭的政治活動中更快速地獲得合適的流量。
- 儘管傳統的電視廣告有時也能即時地獲得流量,但數位廣告擁有更龐大的流量來源,透過使用程序化購買技術能擁有更高的流動性。
- 政治廣告預算使用程序化購買的成長也反映出數位廣告產業的未來趨勢,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廣告預算使用程序化購買技術。
- 儘管傳統的想法都認為政治廣告主是高度的風險趨避者,較不願意嘗試新的技術,但數位廣告帶來的益處讓他們能更精準地觸及合適的投票者,使他們願意在劍橋分析事件後繼續使用程序化購買的技術。
政治廣告廣泛地使用程序化購買,代表著數位廣告自動化購買將為未來趨勢
針對 11 月超級選舉月, TenMax 也提供了選舉專案,藉由團隊豐富的投放經驗搭配程序化購買技術能更加準確地觸及有效選民,此外,TenMax 也會使用自有的內文比對系統依照候選人的政見與需求,設定特定的關鍵字或文章類別,如,有環保相關政見的候選人就能鎖定環保主題的文章,針對正在閱讀該篇文章的選民投放廣告。根據以往數據顯示,透過使用關鍵字及文章類別鎖定將能有效提升點擊率達 2 倍以上。
參考資料: